我校學生武漢機器人比賽回來后,8月26日,《沂蒙晚報》、《魯南商報》兩家媒體來我校對部分參賽學生進行了專訪,并于8月27日分別予以報道。《魯南商報》把我校學生獲獎的新聞放在頭版頭條。
《魯南商報》報道如下:
在武漢剛剛結束的第17屆國際機器人奧林匹克(中國區(qū))競賽中,臨沂沂州實驗學校12名選手勇奪2枚金牌、2枚銀牌、1枚銅牌、以及10項一等獎、6項二等獎、1項三等獎,沂州實驗學校同時榮獲團體優(yōu)勝獎。
操控機器人沒有想象中那么難
26日下午,在沂州實驗學校的會議室里,參賽歸來的徐書晗、傅子群、趙若桐和侯昕妤,正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腦,給她們的機器人進行編程。與同齡的孩子不同的是,當其他人還在玩著商場里賣的成品機器人時,她們已經(jīng)可以根據(jù)自己的想法創(chuàng)造和駕馭機器人了。
第一次參賽就摘得小學組金牌
今年6年級剛剛畢業(yè)的傅子群是這次競賽的金牌獲得者之一。這是她第一次參加大型賽事,就取得小學組人形挑戰(zhàn)項目金牌。
傅子群告訴記者,她從小就很喜歡動手制作,小時候,機器人對她來說是十分神秘的,直到去年加入學校的機器人俱樂部。“剛接觸機器人時,我也覺得有點難,不過后來熟悉后,就可以輕松駕馭機器人了。”
傅子群一邊和記者聊天,一邊給機器人舞蹈表演設計動作。伴隨著音樂,黃色的機器人舞動起來。她告訴記者,去年9月份她開始接觸機器人編程,三四節(jié)課后基本就可以獨立完成一些小的機器人編程了。
到現(xiàn)在為止,她一共設計了50多個動作,都是通過編程軟件自己完成的。“真正動起手來會發(fā)現(xiàn),駕馭機器人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。”傅子群說。
傅子群告訴記者,為了這次比賽,她們7月27日返校開始集訓,期間她學習了3D打印,還學習了人形機器人的編程。而最終她的參賽項目,也正是小學組人形挑戰(zhàn)項目。
“人形挑戰(zhàn)項目的賽題是在規(guī)定區(qū)域內(nèi),給自己的機器人設計編程,讓機器人拋球,拋得越遠得分越高。”傅子群說。最終比賽時,她的機器人拋出了131厘米的距離,是全場最遠的一個。
初中生贏高中生競賽考驗的是應變能力
與傅子群一樣,徐書晗也是這次競賽中的金牌獲得者,她取得的是中學組搬運———競技組金牌。聊起這次的比賽過程,徐書晗說,真正到了比賽中,會遇到很多平時訓練沒有經(jīng)歷過的突發(fā)狀況,這時候就考驗自己的應變能力了。
徐書晗說,她參加的項目需要自己進入賽場后搭建、編程和調(diào)試機器人去完成任務,編程加拆裝一共有3個小時的時間。然而,由于比賽場上的網(wǎng)格和平時訓練時完全不一樣,搬運的木塊也比平日訓練時更多,而且一個木塊還擺在了機器人原本不可能到達的地方。“我當時就面臨著是否放棄的選擇,放棄將失去關鍵性的一分,不放棄就要用大量時間來調(diào)試機器人。”徐書晗說,最終她選擇放手一搏,也正是這次冒險,讓她戰(zhàn)勝了一起參賽的其他省市的許多高中生,收獲金牌。
機器人俱樂部培養(yǎng)孩子的發(fā)散思維
學生取得好成績,身為機器人輔導老師的班磊,臉上自然也是滿滿的笑意。班磊告訴記者,參賽的孩子們多是從2012年才開始接觸機器人。在“機器人俱樂部”,學生們使用的是大學的編程教材,這種“跨級”式的學習并沒有讓學生們感到困難,相反在興趣的驅(qū)動下,他們往往很快就能熟練完成最基礎的編程。“這種課堂外的學習,讓學生們的思維得到發(fā)散,并反過來作用于他們課堂內(nèi)的學習,很多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得都很快。”沂州實驗學校黨總支書記徐勤波說。
徐勤波介紹,2011年9月,學校成立了“銀河之星”少年科學院,第二年5月“機器人俱樂部”誕生。從那以后,學校每年還會舉辦一屆科技節(jié),全面激發(fā)學生們動手創(chuàng)作的潛能。“像搬運項目的比賽,20名選手就有20種搬法,但肯定有一種方法是最佳方案,在成功之前,需要反復嘗試很多遍,經(jīng)歷過很多次的失敗之后才能成功。”在徐勤波看來,機器人課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,更可以提升學生的抗挫折能力。
沂州實驗學校摘2金2銀1銅
本報8月26日訊 (記者 孟君 通訊員 韓克)在不久前舉行的第17屆國際機器人奧林匹克(中國區(qū))競賽中,臨沂沂州實驗學校派出的12名選手共獲得了2金2銀1銅,以及10項一等獎、6項二等獎、1項三等獎的優(yōu)異成績。
2015年第17屆國際機器人奧林匹克(中國區(qū))競賽,于8月13日至17日在武漢睿升學校舉行。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85個學校參賽,750多位參賽選手,還有來自3個國家的50多人組成的國外參賽隊,共910多支隊伍參賽。
臨沂沂州實驗學校共派出12名選手參加22個項目的比賽,經(jīng)過4天緊張激烈的比賽,共取得了2枚金牌、2枚銀牌、1枚銅牌、以及10項一等獎、6項二等獎、1項三等獎的優(yōu)異成績,學校同時榮獲團體優(yōu)勝獎。
據(jù)悉,本次中國賽的優(yōu)勝者將入選中國代表隊,參加將于今年12月在韓國富川舉行的第17屆國際機器人奧林匹克競賽。
《沂蒙晚報》報道如下:
我市學生機器人奧賽獲2金牌
本報8月26日訊 (記者金成遠) 日前,在武漢舉行的第17屆國際機器人奧林匹克(中國區(qū))競賽上,沂州實驗學校12名選手發(fā)揮出色,取得了2枚金牌、2枚銀牌、1枚銅牌、以及10項一等獎、6項二等獎、1項三等獎的優(yōu)異成績,學校同時榮獲團體優(yōu)勝獎。
本次比賽有來自全國各地15個省的85個參賽學校,750多位參賽選手,還有來自三個國家的50多人組成的國外參賽隊,共910多支隊伍,參賽項目包括清障賽、搬運賽、挑戰(zhàn)賽、創(chuàng)意、微電影等。
在比賽中,沂州實驗學校派出12名選手參加了機器人搬運、機器人清障、機器人舞蹈等22個項目的比賽,經(jīng)過4天緊張精彩激烈的比賽,傅子群獲得小學組人形挑戰(zhàn)項目金牌,徐書晗獲得中學組搬運項目金牌,同時該學校還在比賽中收獲了 2枚銀牌、1枚銅牌、以及10項一等獎、6項二等獎、1項三等獎的優(yōu)異成績,學校同時榮獲團體優(yōu)勝獎。
國際機器人奧林匹克競賽每年舉辦一次,在競賽中,參賽的中小學生們利用他們的創(chuàng)造力、機器人知識和技能,去完成競賽設定的任務。據(jù)了解,本次中國賽區(qū)的優(yōu)勝者將入選中國代表隊,參加將于今年12月在韓國富川舉行的第17屆國際機器人奧林匹克競賽。
機器人課讓小學生“腦洞大開”
“跨級”學會大學課程
在第17屆國際機器人奧林匹克(中國區(qū))競賽上,來自沂州實驗學校的12名小選手嶄露頭角,取得了2枚金牌、2枚銀牌、1枚銅牌等多項優(yōu)異成績。雖然這些十幾歲的孩子接觸機器人的時間都不長,但這個考驗動手能力、邏輯思維能力、現(xiàn)場應變能力的項目,讓他們在短時間內(nèi)“腦洞大開”,甚至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就已經(jīng)開始學習大學時才會開設的軟件課程,基本的電腦編程對他們來說更是不在話下。
學習一年便拿到了奧賽金牌只因機器人是她的“最愛”
去年9月,剛升入六年級的傅子群參加了學校的機器人俱樂部。憑著對機器人的喜歡,兩個星期后,傅子群就學會了基本的編程。通過一年的學習,她也從同學中間脫穎而出,成為參加第17屆國際機器人奧林匹克(中國區(qū))競賽的選手。“機器人挑戰(zhàn)賽需要選手給機器人編程,讓機器人抓住一個圓球并拋投出去,拋得越遠成績越好。”在第一輪的拋投中,傅子群的機器人抬起手臂就不再動彈,檢查后才發(fā)現(xiàn),她忘記更換電池。在第二次的拋投中,傅子群更加謹慎,幸運的是她的機器人這一輪發(fā)揮出色,將球拋出了131cm。憑借這一投,她摘得了該項目的金牌。
初中生贏了高中生國際大賽讓學生們快速成長
本屆大賽的主題是“機器人與影視”,所以微電影也成了必考的項目。雖然主題早早就公布了,但在比賽中主辦方還會現(xiàn)場公布比賽的小主題,這就需要選手們需要在5個半小時的時間里完成現(xiàn)場構思、拍攝和制作,這不僅考驗選手的應變能力,更會考驗他們團隊間的協(xié)作水平。在這個項目中,七年級的徐書晗和同學劉子航分工協(xié)作,奪得了中學組微電影項目一等獎。“這次比賽分成小學組和中學組兩個組別,但中學組里沒有再進行劃分,所以在參賽中,我們學校的初中生在有些項目中需要和其他省市的高中生競爭。”盡管比賽激烈,但這些七年級的小選手卻在比賽中戰(zhàn)勝了比自己大幾歲的高中生,他們的優(yōu)異表現(xiàn)也讓教練班磊喜笑顏開。
機器人讓學生“腦洞大開”課堂外小學生學會大學課程
“近年來,學校確立了四大主題的校園建設,其中科技校園起到了重要的引領作用。”沂州實驗學校黨總支書記徐勤波介紹說,2011年9月,學校成立了“銀河之星”少年科學院,第二年5月“機器人俱樂部”誕生。從那以后,學校每年還會舉辦一屆科技節(jié),全面激發(fā)學生們動手創(chuàng)作的潛能。
在“機器人俱樂部”,學生們使用的是大學的編程教材,徐勤波告訴記者,這種“跨級”式的學習并沒有讓學生們感到困難,相反在興趣的驅(qū)動下,他們往往很快就能熟練完成最基礎的編程。“這種課堂外的學習,讓學生們的思維得到發(fā)散,并反過來作用于他們課堂內(nèi)的學習,很多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得都很快。”